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-凯发k8娱乐官方网址备用线路

今天是:

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

索引号 : 11337127/2006-00091 文       号 :

主题分类: 其他 发文单位:

名       称: 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日期: 2006年01月22日

有效性: 有效 发文日期: 2006-01-22 00:00:00

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

2006122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)

        根据中共湖北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审议并原则通过的《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主要目标和措施》,制定《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(2006—2010年)规划纲要》。


一、十一五面临的形势及主要目标

(一)十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

十五时期,在党中央、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,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按照构建和谐湖北的总体部署,卓有成效地推进繁荣湖北、法治湖北、信用湖北、文明湖北和平安湖北建设。全省上下抢抓机遇、奋力拼搏、求是创新、扎实工作,先后成功应对非典疫情和汉江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挑战,有效抑制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,长期困扰我们的农民负担重、国企改革任务重、防汛任务重、财政包袱重等矛盾和问题有较大缓解。全省上下立足于打基础、管长远的工作,着力解决三农问题、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和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、着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和武汉城市圈建设、着力营造良好的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、着力培养各级干部清廉务实的作风,全省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,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加快、结构改善、效益提高、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,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,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,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。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,较好地实现了三年有明显变化的总体要求。

 1.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

 “十五时期,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%,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。主要产品产量增长,优质率提高,粮食总产量达到21774万吨,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刷新历史记录,其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超过60%,水产品、生猪优质率达到60%双低油菜、淡水产品产量保持全国第一。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能力明显增强。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。大力推进三个三工程、八大行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,实施全省新型工业化规划纲要卓有成效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630亿元,年均增长162%,建成100多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,促进了产业的优化升级。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建设及武钢、武烟结构调整显现成效,东汽与日产、本田,冶钢与中信泰富合资合作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发挥效益。列入三个三工程100家重点企业实现利润、税金均占全省工业的60%以上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6612,创历史新高。服务业迅速发展。以大型综合性超市、仓储式购物中心、连锁经营店为代表的新型流通方式和新型业态快速发展,金融、信息、文化、旅游、房地产等服务业迅速成长,消费结构升级加快,住房、汽车、通信、旅游等成为消费热点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%。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,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742亿元。武汉城市圈建设加快推进,基础设施、区域市场、产业布局、城乡建设四个一体化启动,经济发展速度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。县域经济一主三化进程加快,民营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,经济实力和活力显著提高。

2.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

着力推进改革体制、改善环境、改进作风和培育市场主体,经济发展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。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03217亿元,比九五时期增长714%,年均增长148%。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,农业基础设施、基础产业、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投资力度大为加强,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40%以上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2000公里,其中高速公路1649公里,分别比九五期末增加34150公里1080公里;完成通乡油路8200公里,通村油路22000公里;建成5座长江大桥和6座汉江大桥;整治航道570公里,改扩建港口泊位31个;武九铁路增二线工程、武汉轻轨一期工程和恩施机场扩建工程建成,宜万、武广、武合、武安等铁路和武汉天河机场扩建工程、武汉7条高速出口路开工建设。长江治水实现历史性跨越,整治长江干堤及汉江遥堤达标长度1636公里,病险水库整险加固完成计划目标。新增发电装机1250万千瓦(含三峡电站980万千瓦),增加发电量728亿千瓦时(含三峡电站486亿千瓦时),提前完成农村和城市电网改造工程。一大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,为经济和社会快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。

3.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

教育快速发展。农村义务教育实现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历史性转变,一、二期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工程完成,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在全国率先实现校校通;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和大众化阶段,毛入学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5个百分点。科技实力增强,科技人员总量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位居全国前列。文化事业、文化产业发展加快,形成了若干知名文化品牌,文化设施建设大为加强,湖北出版文化城、湖北剧场、省博物馆扩建主体工程相继建成,省艺术馆以及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场馆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。农村广播电视、电话村村通工程加快推进,全省广播、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96%以上。卫生事业实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,建设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2个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13个、传染病医院(病区)94个、乡镇传染病门诊984个,全省市州、县(市)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基本建立。竞技体育在国际重大比赛中多次为国争光,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。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,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4‰。旅游业快速发展,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强,接待旅游总人数、旅游总收入均创历史最高水平。强化环境综合治理,依法整顿关闭了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,三峡库区、武汉市等地一批水污染治理项目建成运行。森林覆盖率达到36%。就业规模扩大,五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达到248万人,十五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%,市场导向型就业机制基本形成。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建立,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,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,农村特困人口、五保供养水平提高。扶贫开发成效显著,五年累计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56亿元、信贷扶贫资金722亿元,贫困地区经济面貌大为改观,农村贫困人口减少270万人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786元、3099元,年均分别增长97%64%;五年居民储蓄存款总额净增2600亿元;十五期末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比2000年增加14平方米4平方米。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加大,文化、健身、休闲场所和设施增多。民主法制建设、精神文明建设、支持国防和军队体系建设继续加强。

"));
网站地图